时维清明,序属三春,万物复苏,草木萌动。古往今来,清明时节,既是祭祖扫墓,缅怀先人之日,亦是踏青赏花,领略春光之时。今人好游,于清明之际,携友同行,踏青寻芳,以寄哀思而享春光,此风俗古已有之,谓之“踏青”,俗语云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然亦有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之佳景。吾辈何不执笔,以诗情画意,记此佳节趣事?
一、春日融融,碧空如洗,东风拂面,细柳依依。群芳竞艳,桃花红、梨花白,粉墙黛瓦间,掩映着春的绚烂,恰似一幅细腻的工笔画,令人心醉。
二、行至郊外,翠竹青青,桃红柳绿,花香袭人,春意盎然。古人云:“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”然而此处无渔舟,但见翠竹摇曳,似与游子低语。
三、踏青之人,多携酒壶食盒,席地而坐,三五成群,笑语晏晏。林间小径,花影婆娑,孩童嬉戏于前,老者缓步其后,皆沐浴在春光之中。
四、山间桃花,灼灼其华,如云霞铺满山坡,游人驻足,留影纪念。古诗云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此情此景,亦令人难忘。
五、春水初生,春林初盛,春风十里,不如你。溪边柳絮随风轻舞,水面波光粼粼,游鱼戏水,好一幅生机勃勃之景。
六、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。春江水暖,鸭先知,水中倒影着新绿,岸边柳丝轻拂水面,宛若少女轻抚琴弦。
七、桃花流水,人间四月天,春光不与四时同。游人如织,或谈笑风生,或吟诗作对,皆陶醉于这春日的温柔。
八、林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幽径通幽,古木参天,山花烂漫,鸟鸣声声,此中真意,唯有亲临其境方能体会。
九、春意浓时,百花争艳,紫藤萝垂挂枝头,如瀑布般倾泻而下,细腻而繁密,美不胜收。
十、花前月下,风轻云淡,踏歌而行,心随景移。春日里,寻芳问道,不觉间已是人面桃花相映红。
十一、春雨贵如油,细雨蒙蒙,润物无声。山色空蒙,青翠欲滴,烟雨朦胧中,一幅水墨画浑然天成。
十二、天边飞雁,划破长空,留下一串悠扬的鸣叫。天空之阔,云彩之白,与地面的绿意相映成趣,好一派生机勃勃。
十三、杨柳岸,晓风残月,春色满园关不住。游子心绪,如这满园春色,无法自抑,唯愿随风飘散,融入这大好春光。
十四、岁月静好,春光如许,踏青寻芳之行,实为赏心乐事。古人云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清明时节,既有对先人的追忆,亦有对生活的热爱。
春日之行,既是一次身体上的放松,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。我们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中,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,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清明踏青,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,更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。春光无限好,恰是读书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