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我背着小书包,手里拿着一把纸钱和一束鲜花,踏上了前往祖坟的小路。清明节扫墓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,也是我们家族传承的庄重仪式。我,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,今天将跟随爸爸妈妈去给先人扫墓。
阳光透过树梢,斑驳陆离地洒在泥土的小径上。我走在爸妈的中间,他们边走边聊起了家族的故事,那些关于祖辈的点点滴滴。我听着听着,似乎能感受到那些历史的厚重,仿佛他们就在我的身边,对我耳提面命。
终于,我们来到了祖坟前。只见爸爸恭敬地拿出扫把,开始清扫墓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。妈妈则在一旁整理祭品,摆放整齐。我则被赋予了一项重任——献花。我小心翼翼地把鲜花放在墓碑前,然后低头默念:“爷爷奶奶,我来看您们了。”
“清明时节,祭祖怀远。”爸爸忽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一种庄重和感慨。“是啊,每到这个时候,都会想起古人的智慧。”妈妈附和道。他们的话,让我想到了很多。古人云,饮水思源,不忘本。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,都是前辈们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。
“你记得爷爷以前经常对你说的话吗?”妈妈转头问我。我点点头,回想起爷爷曾经的教诲:“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辛劳一分才。”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在学习上不懈努力。
清理完毕,我们一家三口站在墓前,爸爸点燃了香烛,妈妈递给我三炷香。我学着大人的样子,双手持香,鞠了三次躬,然后将香插入香炉。烟雾缭绕间,我仿佛看到了爷爷慈祥的笑脸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我轻声念起这首古诗,爸爸接过话茬: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我们都知道,这不仅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,更是对家怀的一种表达。
扫墓结束后,我们一家人坐在树荫下休息。爸爸拿出了一本泛黄的家谱,给我讲述起了家族的历史。我听着听着,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自豪感。这些故事,这些传统,都是我们家族的根和魂。
“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,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先人,更是为了让传统得以延续。”妈妈的话,让我深刻地意识到,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形式,更是一种责任。
回家的路上,我看着手中的那朵已经有些枯萎的花,心里默念:“明年,我还会来看望你们。”清明扫墓,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祭拜,它让我懂得了感恩,懂得了尊重,更让我明白了责任和传承的意义。
在那条洒满阳光的小路上,我仿佛听到了祖辈们的叮咛,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。我会将这份记忆,这份情感,像种子一样播种在心田,让它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