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到了,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,仿佛天空也在为那些远去的亲人洒下哀思的泪。我,一个小学生,背着小小的背包,踏上了去往乡下的路。那里有我已故的祖父母,他们生前最喜那片翠绿的竹林。
走在泥泞的小路上,脚下的泥土软绵绵的,像是祖母做的糯米糕,温暖而有弹性。我不禁想起了祖母的笑容,那笑容就像春天里的阳光,温暖而明媚。祖父总是严肃的,但每次我背诵《静夜思》时,他总会点头称赞,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。
竹林里的风,轻轻拂过,竹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。我轻声念起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这是杜甫的诗句,也是我今天心情的真实写照。竹林深处,祖父母的墓静静地躺在那里,我放上一束鲜花,轻声地说:“爷爷奶奶,我来看你们了。”
我记得爷爷说过:“人,总要有点念想。”所以,每年清明,我都会来这片竹林,不仅仅是祭奠,更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念想。我坐在墓碑旁,拿出作业本,开始书写今天的见闻。我知道,这份作业,不仅仅是老师的要求,更是我与爷爷奶奶之间的对话。
雨渐渐停了,阳光透过云层,洒在大地上。我站起身,深深地鞠了一躬,然后转身离开。我知道,明天又是新的一天,但无论我走到哪里,心中那份对爷爷奶奶的思念,永远不会改变。
清明节的竹林,不仅仅是记忆中的风景,更是心灵的归宿。在这里,我仿佛能听到祖父母的教诲,感受到他们的爱。我会将这份情感,像种子一样,种在心里,让它生根发芽,长成参天大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