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绵绵,如丝如缕,轻轻洒落在古老的江南小镇。清明节如约而至,街上行人纷纷穿上素衣,手捧鲜花,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,前往郊外的墓地。我,一个即将迈入大学的高中学生,也在这一天,随家人一起前往祖坟,以祭奠先人,追思往昔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外公口中轻吟着杜牧的诗句,眼神迷离,似乎穿越了时空,看到了往昔的清明节。我侧耳倾听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。外公年事已高,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有着更深的认识和尊重。
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祖坟前,外公开始仔细地清扫墓碑上的尘土,妈妈则忙着摆放祭品。我静静地站在一旁,手中拿着刚折好的纸鹤,心中默念着对先人的祝福。这时,表弟小杰好奇地凑了过来,一双大眼睛里满是疑问。
“哥哥,为什么清明节我们要来扫墓呢?”小杰睁大了眼睛,一脸天真。
我微微一笑,蹲下身来与他平视:“小杰,清明节不仅仅是个节日,它还是我们缅怀先人、表达哀思的重要时刻。古人云,‘饮水思源,不忘初心’,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,离不开先辈们的辛勤付出。”
小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,我继续说道:“你看,我们清扫墓碑,献上鲜花,其实是在提醒自己,无论走得多远,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。”
这时,妈妈已经摆好了祭品,点燃了香烛。外公神情庄重,双手合十,闭目默祷。我牵着小杰的手,一同鞠躬,心怀敬意。
祭奠完毕,我们并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围坐在墓地旁的树荫下,外公开始讲述起家族的历史,那些曾经的风风雨雨,那些值得铭记的故事。我们听得入神,仿佛穿越了时空,回到了那些古老的岁月。
外公说:“历史是一条长河,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河中的一滴水。‘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’,我们不能忘记过去,更应以史为鉴,面向未来。”
日头渐渐偏西,雨也停了,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。我们收拾好东西,缓缓走回村中。一路上,小杰似乎成熟了许多,不再像来时那样蹦蹦跳跳。我知道,今天这个清明节,不仅仅是对先人的追忆,更是对传统的传承。
回望那片墓地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清明节,不仅仅是一个祭奠先人的日子,它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,一种家族情感的传递。而我们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更应该珍惜这份传统,让它在我们手中绽放新的光彩。
就这样,带着对外公话语的思索,我和小杰肩并肩,踏上了归家的路。清明节的习俗,就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生根,发芽。